界面新聞記者 | 李科文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7月5日,歐普康視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使用3.34億元收購宿遷市尚悅啟程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的公司)75%股權,其中擬使用募集資金2.34億元,自有資金1億元。
2.34億元募集資金來自2021年規劃的社區化眼視光服務終端建設項目。
據公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社區化眼視光服務終端建設項目承諾投入募集資金為10.76億元,現已累計使用募集資金1.08億元。即剩約9.68億元。
也就是說,歐普康視的社區化眼視光服務終端建設項目進展到約10%。如今從該募資項目中拿出2.34億元資金,占剩余資金的兩成來收購標的公司。
7月7日,界面新聞記者致電歐普康視董秘辦。歐普康視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該項目前身是公司的售后服務中心,主要處理經銷商和醫院的售后問題。自2021年起,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線逐漸豐富,亟需擴展和深化銷售網絡,售后服務中心逐漸升級成社區化眼視光服務終端?!肮鞠M巡糠智勒莆赵谧约菏掷?,不是單純的依靠別人?!?/p>
該相關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原來的社區化項目主要投向是診所和社區化終端,不包括醫院。該項目進展比較緩慢,而公司需要將資金用于更有效率的擴張。此外,當初的資金規劃只能投診所,不能投醫院。因此,公司調整資金,用于本次收購,將范圍拓展至醫院。
標的公司業務布局涵蓋眼科醫院、診所等業態,形成了層次多元的眼科視光服務網絡。在核心醫療建設方面,尚悅啟程全資子公司星程眼科旗下擁有包括星程眼科在內的2家醫院。
界面新聞記者分析該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發現,歐普康視為本次收購支付了較高的溢價。這意味著,歐普康視并非在購買標的公司的現有有形資產,而是為標的公司未來盈利能力、市場地位、醫療網絡和核心團隊等無形資產買單。
據可行性分析報告,截至2025年1月31日,標的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 4.54億元,較其凈資產賬面值5214.61萬元,評估增值4.02億元,增值率771.49%。
面對如此高的溢價收購,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歐普康視與標的賣方做了對賭。界面新聞記者發現,歐普康視利用業績承諾+分期支付+長期綁定鎖定了賣方的責任。
據可行性分析報告,標的公司2025年度至2029年度的實際扣非凈利潤依次不低于3900萬元、4680萬元、5382萬元、5920萬元和5920萬元。
2024年和2025年1月,標的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5億元和1245.26萬元,凈利潤為3058.6萬元和409.15萬元。
這意味著,在5年時間內,標的公司的凈利潤需要幾乎翻一番。其中,第一年需要達到27.51%的增長。此后,例如第二年,在高基數上,依然要求20%的高速增長。這是一個比較苛刻的業績目標。
同時,界面新聞記者還發現,歐普康視3.34億收購款共分6次支付,與工商變更、業績考核結果掛鉤。此外,標的公司核心團隊不僅有長達10年的任職要求和同業競爭禁止協議,還需將剩余的20%股權向歐普康視進行質押。
例如,交易對手方、核心團隊人員及各自的關聯方,自本協議簽訂之日起(永久),不得在未經公司書面允許的情況下在云南省范圍內自行、委托他人或合伙和/或采取其他任何形式投資、經營或從事與標的公司同類別或相競爭的業務;關鍵員工與標的公司簽訂競業禁止協議,在職期及離開后2年內不得從事相同或競爭業務。
可見,這是歐普康視一次戰略意義明確,但同時伴隨著高財務風險的戰略性收購。
如此激進的決策,與近年來歐普康視業績增長遇阻相關。
界面新聞記者根據年報統計發現,2020年至2024年,歐普康視營收增速明顯放緩,凈利潤更是出現負增長。
2020年至2024年,歐普康視實現營收8.71億元、12.95億元、15.25億元、17.37億元和18.14億元,同比增長34.59%、48.74%、17.78%、13.89%、4.40%;實現凈利潤4.44億元、5.92億元、6.97億元、7.29億元和6.22億元,同比增長50.57%、33.25%、17.78%、4.62%和-14.70%。

歐普康視業績增長遇阻是消費大環境發生了變化。五年時間過去,受消費疲軟等因素影響,消費者對屬于中高端消費的角膜塑形鏡(下簡稱:OK鏡)愈加謹慎。
與此同時,OK鏡的注冊品牌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加劇。
歐普康視的收入高度依賴華東市場。該地區既是 OK 鏡競爭最激烈的戰場,也是歐普康視業績占比最高的區域。一旦當地業務環境出現不利變化,公司整體表現將受到沖擊。
因此,加快布局其他區域市場已成為歐普康視的當務之急。其中,西南地區是歐普康視第二大收入市場,貢獻2.16億元,占比11.94%。此外,西南地區也是歐普康視2024年唯一營收下滑的市場,同比下降4.96%。

歐普康視的看中的是尚悅啟程醫院管理旗下兩家醫院和它背后的未被完全發掘的西南市場。
界面新聞記者分析,標的公司業務(屈光、視光、角膜塑形鏡等)與歐普康視的核心產品和服務高度重合,收購后導入歐普康視的產品體系阻力或較小。
前述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各種類型的業態的終端已有500多家,希望繼續逐漸擴大終端規模。收購標的核心資產位于昆明。標的包含2家醫院和7家診所,在當地已經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場覆蓋度。本次收購的核心目標是覆蓋西南區域。
該工作人員補充,昆明作為云南省的中心,教育、醫療等資源相對集中,公司希望以此為支點,逐步向周邊省市輻射,擴大市場份額。
項目調整或也與OK鏡被納入帶量采購相關。
OK鏡本身屬于第三類醫療器械,驗配門檻較高,必須在具備資質的醫療機構中完成,并嚴格遵循檢查、試戴、復查等流程。
界面新聞記者從業內了解,當前,醫院仍是OK鏡的主要銷售渠道。
其中以民營醫療機構為主。雖然公立與民營機構的產品收費標準一致,但民營機構往往通過較低的復查費用和更靈活的時間安排,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在集采推行前,OK鏡的價格高昂。從廠商到代理商再到醫療機構再到消費者,各個環節都可對OK鏡進行加價。其中最大加價環節是視光終端(醫療機構),最后OK鏡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已是1萬元以上。
自2022年起,以河北省為代表的三明聯盟正式在部分地區推行 OK 鏡集中帶量采購,壓縮了渠道利潤空間,也迫使企業不得不從服務質量和終端運營入手,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面對產品價格下降,歐普康視試圖通過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以及合理的服務收費,來彌補收入與利潤的損失。為此,歐普康視加大對終端渠道的投資,包括控股和參股具備驗配資質的視光機構。
不過,這一策略的有效性仍有待市場進一步驗證。
愛爾眼科集團視光及小兒眼科事業部品質管控部主任文峰曾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OK鏡價格看似偏高,實則是成本結構未被合理拆分所致。目前OK鏡的費用主要集中在鏡片材料本身,但實際包含了醫生的專業檢查、驗配服務、復查管理等大量人力與技術成本。
文峰表示,OK鏡整體價格并不算高,只是目前的定價結構,把材料的比重抬得很高,卻沒有將醫生的勞動付出、檢查過程中的專業服務等單獨體現出來。家長在支付費用時,往往只看到了鏡片價格,而忽略了其中所包含的醫療服務和專業價值,因此形成了OK鏡貴的認知偏差。
在他看來,如果未來能將檢查與服務環節單獨定價,突出專業人員的價值,而不是一并“打包”進鏡片費用中,公眾對OK鏡的價格接受度和理解度或許將進一步提升。
除了應對帶量采購帶來的利潤壓力,OK 鏡還面臨來自離焦框架眼鏡的激烈競爭。
近視延緩效率得到臨床驗證、配鏡簡單、使用便捷和成本更低的離焦框架眼鏡,在短短兩年間迅速搶奪青少年近視防控市場。
文峰表示,在實際選擇中,在醫療機構OK鏡與離焦框架眼鏡的使用比例大致為1:5(平均每6名孩子只有1名最終選擇OK鏡,另外5名選擇的是離焦框架眼鏡)。一些家長在認知層面對兩者持平衡態度,但在最終決策時,更傾向選擇更為便捷、配戴更簡單的離焦鏡。他表示很多家長最初認知是三七開,最后落地到購買行為,大概不足20%的人選了OK鏡,剩下80%的人還是轉向了離焦框架眼鏡。
文峰表示,推廣面廣、驗配機構多、適配人群廣泛、近視控制效果不錯,是離焦框架眼鏡能迅速搶奪市場的重要原因。OK鏡只有部分醫療機構能夠驗配,目前我國眼科醫院不足2千家,眼科門診與診所不足3千家,也就是具備OK鏡驗配的不足5千家;幾乎所有視光機構都可以驗配離焦眼鏡,而這樣的機構超過12萬家,而后者顯然門檻更低,更容易被家庭接受。
歐普康視也正切入此品類。前述工作人員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在2023年離焦眼鏡市場火熱時,公司就推出了離焦框架眼鏡產品,目前已更新到第三代。最初只在公司自有的體系內銷售,2024年起在營銷中心向外部渠道(如眼鏡店、其他視光診所)推廣。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